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
华西医学模拟中心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20年10月02日

概况

华西医学教育历史悠久,历来注重对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训练,在1996年12月建立了学院层级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2008年9月,中心被教育部授予“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近年来,中心依托该建设项目,通过进一步整合资源、创新模式,整体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 中心拥有教学空间约11000平方米,教学资产近1.2亿元, 已经成为开放运行、全面服务的临床实验教学与技能培训平台,日益在区域乃至全国发挥着重要作用。

1、发挥着强大示范辐射作用的高水平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

中心先后获评为: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美国心脏协会(AHA)中国大陆首家认证培训基地 美国外科医师协会(ACS)亚洲首家认证教育机构 英国皇家外科医师协会(RCS)认证教育机构 国家卫生部内镜专业技术消化科培训基地 国家卫生部内镜专业技术呼吸科培训基地 国家卫生部内镜专业技术普通外科培训基地 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与考官培训基地 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心血管内科专科医师准入考试及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考试基地 成都市科普教育基地 作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临床学科组副组长单位,2008年以来,我们举办了首次“临床/公卫学科组工作交流会”、第十五届全国诊断学教学改革研讨会、华西医学模拟教学工作坊、 华西医学模拟教学研讨会暨四川省医学会临床技能专题学术会议等系列学术活动,每年接待国内、外兄弟院校及同行单位的专家学者交流访问2000人次。

2、院企共建、服务临床医学教育全过程

近年来,通过“院企共建”模式先后建立了华西-强生微创外科培训中心、华西-爱尔康眼科手术技能培训中心、华西-伟伦全科医学技能实验基地、华西-强生模拟(大体)手术实验室、华西-奥林巴斯内镜腔镜培训中心、中-德伤口治疗师培训学校、华西-巴德血管通道学院等一系列具有国际水准的专科技能培训平台,拥有了全面服务在校教育、毕业后教育与继续教育的能力。

中心承担了四川大学全部医学相关各专业的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任务 ,教学量为180000人学时/年; 还完成了大量面向全国的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教学量 达10000人次/年。

3、面向社会大众的公益性医学知识与技能宣传服务窗口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中心服务于社会公众,普及“珍爱生命、护佑生命的大爱精神;心肺复苏、创伤急救基本技能;常见病与多发病的预防与保健”等医学科普知识。 中心每年平均完成社会公益服务10000人次。

中心受益于“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工作,将沿着共建共享、开放运行的道路不断前进,做出更大贡献。

条件与环境

1、仪器设备

中心实验仪器设备共计2632台,总价值5834万元。其中,1032台为近年来通过“523”实验室建设工程、实验教学平台灾后重建、“985”本科专业实验室建设、“本科教学工程”等及“院企共建”的新增设备,全面覆盖了临床医学、护理、医学技术、检验医学、康复医学等专业,可满足多学科、多层次的教学需求。

自制教学仪器“经食管超声模拟教学及临床技能培训系统”现已完成产业转化投放市场;“腔镜技能训练模块”,主要用于训练腔镜下操作的手眼协调能力。还建立了华西临床教学电子病案库,用于临床综合能力训练。

日常管理与维护由多名专职教学辅助人员负责,严格执行四川大学相关制度,包括:《实验室仪器设备操作规程》、《虚拟大型设备管理中心运行管理办法》、《精密贵重仪器和大型设备管理办法》等。本中心还制定了《临床技能中心教师实验室使用守则》、《临床技能中心学生实验室使用守则》、《临床技能中心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制度》等。学校制度化地每年拨付运行费与设备维修费。

2、环境与安全

中心总面积达11000平方米。 中心按一级学科建立了实验室群,并将临床医学、护理、医学技术与康复医学、检验医学以及外科手术技能的实验室群分别设置于临床教学 楼8个楼层中 ,合理布局,使用高效。

中心高度重视实验室安全工作,在实验室计设、建设过程中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师生安全,应急通道便利、通畅,报警与应急设备配备齐全。2011年,中心每楼层均配备了急救箱,还特别针对检验医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化学、生物制剂污染或灼伤,配备了洗眼器与淋浴器。中心还制定了《临床技能中心安全、防火管理办法》、《临床技能中心剧、限药品和危险品管理办法》、《临床技能中心实验教学安全保障体系》、《临床技能中心安全与环保事故处置预案》等,并落实制度上墙、安全标识规范张贴等,全面保障实验教学安全。中心每学年至少一次对实验教学参与者进行安全消防法规、实验室安全、有毒有害危险品及灾害知识的教育,增强安全防火意识,达到“三懂、三会”。

实验队伍

1、队伍建设

学校、学院重视实验教学队伍建设,规划科学,建立以专职教学辅助人员与专、兼职教师相结合,专家与中、青年教师相搭配,临床骨干与实验技术骨干相配合,核心骨干相对稳定的实验教学队伍。

学院制定了专职教学岗的工作职责,采取一年一轮的专职教师制度。学院/医院在经济分配、职称聘任、成果认定上给予专职教师政策倾斜,能引导和激励高水平教师积极投入实验教学,以稳定教师队伍。

中心每年拔出专款用于实验队伍教学水平及教学辅助能力的拔高,有计划地安排教师进修学习,并选派优秀教师出国学习。专职教学辅助团队,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努力做到一专多能。专兼职教师以教学能力培养为核心,保障实验教学质量。

2、队伍状况

中心拥有一支科研、技术兼容,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互通,结构合理,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实验队伍。

中心主任由学院副院长万学红教授担任,他是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委员、卫生部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从事医学教育工作26年 ,投入实验教学与技能培训,尤其对医学模拟教学有较深入的理论研究及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

中心实验队伍由专职、兼职教师以及专职教学辅助人员构成。专职教师均是临床一线骨干,多数还承担理论教学,是实验教学与学术发展的核心骨干。近年来,中心实验队伍在教研教改、科研等方面成绩显著,承担各级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项目90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7个,校级46个,其他横向项目34个;承担科学研究项目94个,其中国家级17个,省级22个,其他横向项目42个;主编、参编及自编论著、教材、讲义共50部;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05篇。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承办大量国内、外学术会议。

实验教学及效果

1、教学理念与改革思路

以教育目标分类学为理论基础,深入研究医学模拟教学,以胜任力为导向,以整合为策略,以学生为中心,坚持分类分层教学,夯实实验技能和临床技能,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研究医学模拟教学理论指导中心建设:医学模拟、虚拟技术正随着电子技术、材料科学、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而飞速进步,中心必须将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指导中心建设。以考促教,完善以模拟技术为基础的临床技能考试:将我校临床技能培训与考核优势项目-标准化病人、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等进一步应用于课程教学和毕业综合考试。以学生为中心,倡导团队学习:将交流沟通能力、领导力等职业素质的培养贯穿与实验、实践教学中,通过诊断学、PBL等课程促进职业素质内化形成。全面开放中心实验室,为学生课外拓展提供一流平台:通过举办及培训筹备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提升。

2、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

华西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的本科教学体系大致分为课程教学和课外教学两部分,课程教学包括:

形态学教学板块:主要包括为病理学和检验医学等课程开设的形态学内容,中心拥有4000余件人体病变器官、组织的病理标本和50000余张病理切片。

实验技术教学板块:主要包括针对检验医学、医学技术等专业开设的实验技术课程内容。

临床技能教学板块:主要包括动物手术技能、临床诊疗技术(问诊、查体、系统器官症状体征、实验室及辅助检查、临床思维方法培养、急救技能等)、常用护理操作技术等。

课外教学包括针对各级临床技能竞赛开展的培训、实习生岗前技能培训、院外学生学员的科普讲座、基本生命支持等。还对本校非医学专业的学生进行了急救和心肺复苏基本技能培训。

3、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模拟教学法:利用活体或离体动物模型、基础解剖模型、局部功能训练模型、计算机辅助模型、生理驱动模拟系统、虚拟教学系统、标准化病人等,创造一个尽量接近真实临床场景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多练习、反复练习至熟练掌握。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模式,形成以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为主的学习方式,主要采用小组探究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录像教学法等。

建立多元实验考核方法,统筹考核实验过程与实验结果,激发学生实验兴趣,提高实验能力。多元考核法是根据实验课的性质和类型,对实验成绩的评定从书面考试、答辩式考试、实际操作考试和平时考核等多个方面综合。

4、教学效果与教学成果

获得国家十一五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包括: 国家级精品课程”:病理学、诊断学、儿科学、护理学基础、精神病学 “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年)” “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病理学2008年)” “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病理学教学团队,2009年)” 国家级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8部:基础护理学、儿科学、精神病学、医学影像学、外科学、临床诊断学、病理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学生技能基本功扎实,综合素质好,例如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1项、连续3届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前五名、全国首届康复治疗专业学生技能大赛-全国作业治疗队二等奖。
教学资源
查看更多
我是周杰伦